开车玩手机的惨痛教训又添了一例。
7月1日上午11点,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附近一辆汽车失控撞向路边,致使3人死亡、3人受伤。根据广东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的情况,肇事司机是因在低头看手机才导致的车辆失控,引发交通事故。
多少人开车忍不住要刷手机?
手机成瘾,并不是什么新现象,只是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遭遇司机驾驶途中回消息、刷短视频的帖子愈来愈多。
澎湃新闻梳理了 @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的微博账号中近几年发布的交通事故警示案例中,因操作手机而引发的警示案例在近两年有增多趋势。仅2025年上半年,@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就公布了34个因刷手机、接听电话等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,与2023年全年发布的案例数量接近。

同时,在这些已公布由操作手机而引发的事故中,澎湃新闻发现,高频行为已从几年前的低头看导航,逐渐转移到了刷短视频、看直播等刷手机行为上。
今年6月,首都环线上两辆重型载货汽车发生追尾,后车的驾驶室已经因为撞击而严重变形,交警调查后发现,后车的肇事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低头刷短视频,因此未能及时观察到前方路况。大货车司机事后说,自己把手机放在汽车中控台上就开始了“边看手机边划拉”。
无独有偶,今年4月在长深高速龙岩连城收费站,交警发现一辆货车驾驶员边开车边用手机刷视频——左手扶方向盘,右手滑屏幕,视线来回切换。当被拦下时,司机解释称“长途无聊,刷视频解闷”。

开车看一眼手机,影响有多大?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援引第三方的研究显示,开车时看手机,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状态下的23倍,这主要是由于反应时间变短了。和正常反应速度相比,开车时打字发消息会使司机反应速度慢35%,而酒后驾车的反应速度也只比正常情况慢21%。
除了短视频、直播的兴起增大了手机的诱惑力外,辅助驾驶技术的进步某种程度上也为司机在驾驶途中刷手机提供了“便利”条件。
澎湃新闻注意到,在 @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公布的交通事故案例中,因使用辅助驾驶而聚精会神刷手机的案例不止一个。今年年初,在沪昆高速江西宜春境内,一辆小客车径直冲进了施工区域。为什么没有避开?原来驾驶人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后就一直在看手机。

要注意看手机场合的,不止司机
但也要提醒的是,因刷手机而产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威胁,并不仅仅产生于汽车。在 @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公布的警示案例中,出行路上沉迷刷手机的不单有汽车司机,也有一些是自行车、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者以及道路行人。
今年5月28日,在浙江的安吉县,一辆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男子与过斑马线的女子相撞,两人当时都在低头看手机。

虽然骑自行车、电动自行车的车速没有汽车那么快,但因看手机分心而产生的危害一点不能小觑。
有研究团队分析了468个电动自行车事故视频后发现,分心行为显著超过了逆向行驶、闯红灯等风险行为带来的影响,而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分心行为都是源自手机。同时,相比没有发生分心行为的骑行事故,手机分心而带来的严重事故(重伤或死亡)比例要更高。
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研究第一作者冯战雨在文中提到,这是因为导致骑行事故的因素往往是相伴出现的,而玩手机分心而遭遇的交通事故,往往伴随着逆向行驶、占用机动车道等,带来的危害也容易更大。

正是因为如此,日本从2024年11月起实施的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中,将骑自行车玩手机的行为列为违法,最高可被处以半年以下拘役和1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。日本警察厅的数据显示,2014到2016年,骑车人使用手机导致的交通事故每年还稳定在60起左右,2022年以后就维持在100起以上。
日本警察厅的一名官员表示,事故增加的原因可能不单单是智能手机的普及,视频和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导致人们忍不住在骑行中想玩手机。
而针对马路上的“低头族”,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了探索制定法律法规。从2019年起,浙江多城、河南、福建厦门,都针对斑马线上看手机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罚款标准,罚款金额从5元到200元不等。
除了以上这些,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减少开车、骑车或走路时玩手机的行为?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数据告诉你,开车时这些看手机的行为更危险》